在虚拟IP上发力 品牌营销的风格变了吗?
“很漂亮,很有民族特色。”在评论区,有用户留言。
6月,美妆品牌华独家虚拟形象亮相。以荷叶为主要元素,展现了华一贯的东方美妆容特征,而超写实风格的精妙赋予了这一形象更多的生命力。高度渲染的虚拟图像几乎是假的。
从2D纸人到超现实风格,虚拟技术在形象塑造方面已经逐渐成熟。此外,魏还观察到,近年来,虚拟IP的“出镜率”越来越高,逐渐走向常态化。
年初,超人气虚拟歌手洛天依登上春晚舞台,与真人明星同台演出。在五四青年节期间,AI的虚拟主持人肖扬也出现在五四晚会上,带领观众探索三星堆的故事.频繁出现的背后,意味着虚拟角色已经得到主流文化的认可,正在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。
随着圈子的突破,虚拟IP在商业化方面也显示出更大的潜力。最明显的就是品牌和虚拟IP的联系。今年以来,已有多个品牌官方公布了自己的虚拟形象:麦当劳推出了歌舞类虚拟形象“快乐姐姐”,欧莱雅打造了“欧叶”和“莱杰”作为品牌虚拟代言人,薇诺娜的“薇薇”和“诺哥”则完成了一场MMD宅舞.“次元破壁”加速了品牌的进入,让虚拟IP产业链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虽然虚拟IP已经不是一个新概念,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挤进虚拟赛道,我们不禁要问:品牌营销的方式是否随着虚拟IP的发展而改变了?
品牌定位虚拟IP身穿红白队服,表情慵懒——。这是腾讯为《全职高手》人气角色叶修打造的同名虚拟偶像。借助动画和电影,叶修收获了无数粉丝,成为腾讯的“头牌”。
虚拟偶像,即通过绘画、动画、CG等形式制作的,在互联网等虚拟或现实场景中从事商业、文化活动,但不以实体形式存在的人。文化和商业属性的结合是虚拟偶像的优势,可见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。
作为虚拟偶像,叶修先后获得了麦当劳、庞氏、中国银行、美年达、美特斯邦威邦威等多个品牌代言。去年11月,运动品牌李宁邀请叶修成为LNG品牌潮流荣耀大使,并推出联名主题潮流礼服,打造电竞时尚套装。得益于IP强大的号召力,粉丝的经济利益更大程度上转化为商业价值。
直播间作为品牌的重要宣传阵地,也成为接受虚拟偶像带来的高流量的重要场所。
拥有萌萌小奶音和“像苏打饼干一样干脆”的虚拟偶像,在抖音拥有529万粉丝。从去年4月,我第一次以直播的形式在抖音和粉丝见面,沉默酱就开始了直播带货的尝试。在直播间里,
她和直播主播一起和粉丝聊天互动,种好物,发福利,收获了不少人气。
今年5月,爱美携手无声酱推出专题直播京东。观众在弹幕中与沉默的酱进行了愉快的互动,将直播的气氛推向了高潮,两个小时成交数十万。此外,定制短视频《快来拿无声酱的同款自保》点赞超过15万,全息投影视频和周边授权也拓宽了与品牌的合作深度。
不仅是虚拟偶像,在电商领域,更多形式的虚拟IP进入直播间,掀起了带货直播的新潮流。一方面,智能主播的应用更加广泛。在花溪子和欧莱雅的直播间,智能主播不厌其烦地介绍产品细节,但机械女声缺乏节奏控制和氛围调节,无法实现与用户更深层次的互动。这种直播间更多的是用来维护日常轮播的。
另一方面,一个禅僧,我不白吃等等。IP进入直播间,也给虚拟主播“加了一把火”。其中,“我不白吃”商品以美食为主,与美食博主的定位高度统一,带动了直播间销量飙升。在过去的一年中,该IP直播最高销售额达到800万,年货运量已超过1亿。
借助与虚拟形象的联名,品牌可以进一步塑造产品概念。以乃雪的茶为例。去年9月,奈雪携手虚拟形象玲玲发布了“霸气红石榴”的产品新宣传片。短片中,玲玲身着民族时尚服装,动作流畅自然。超写实的风格使她的微表情能够被观众准确捕捉。精湛的造型和装帧技术赋予奈雪品牌更多未来感和科技感。
2022年,中国出现了虚拟影像大爆炸。为了搭上这趟“快车”,各品牌也纷纷下线,推出量身定制的虚拟IP形象。
“欧爷”是欧莱雅的虚拟形象代言人。在人员设计上,欧爷有美女、疯狂粉、公益等身份标签,重在“专业”。
官方消息称,欧耶的诞生来自于集团层面的对外传播需求,主要代表品牌对外的传播与交流。在微博中,欧莱雅同步推出了“欧爷说食材”和“欧爷识人”两个栏目,给了欧爷更多的商机。今年6月,欧叶与品牌的另一个虚拟形象“莱姐”一同进驻欧莱雅中国R&D及创新中心,以更友好的方式配合品牌推广。
不仅是欧莱雅,薇诺娜、麦当劳等品牌也都推出了专属虚拟代言人。借助虚拟IP的打造,通过短视频等渠道输出品牌理念,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。
为什么是虚拟IP?几个月前,黑鲨手机上推出了一款视觉智能助手“鲨酱”,在用户中掀起了一股“强婚”的风潮。作为一款针对年轻人的新颖设计,鲨鱼酱典型的二次元形象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。
二级观众群继续扩大。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《2019-2022中国二次元视频行业专题研究报告》,2019年中国二次元用户规模约为3.32亿,预计2022年将突破4亿,二次元产业商业价值不断攀升。
最明显的一点是,在国内的潮玩市场,心爱的二次元形象会迅速有一系列周边产品,包括手办、徽章、站牌等等。近几年二次元游戏也是井喷式发展,典型的二次元手游如原神、剑神域、战双掌机都有相当数量的玩家。
品牌放不下二级市场,成长中的Z世代已经表现出强大的消费潜力,比上一代更愿意进行虚拟消费。作为二次元赛道中的重要载体,自带流量的虚拟偶像受到品牌的青睐也就不足为奇了。去年6月,洛天依做客天猫全明星直播间,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到630万。高人气显示了虚拟偶像的高号召力。
对于品牌本身来说,推出虚拟IP也是品牌年轻化和个性化战略的重要一环。虚拟偶像成为了品牌最具代表性的形象代言人,为品牌增添了更多的个性化色彩。同时,虚拟形象作为品牌的自有IP,有着理想化的面孔,不易崩塌。其风格与品牌整体统一,完全由品牌掌控。可以提供长期运营服务,补充流量明星的代言人。
培养感有助于提升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。华生和华在推出虚拟IP的同时,都提出了“与用户共同成长”的理念。情感投入可以增强用户的参与感,进而提高用户粘性。
虚拟IP也拓宽了品牌面对用户、输出价值理念的渠道。比如屈臣氏虚拟代言人曲晨曦威尔逊,在微博有个人账号,一直保持与用户互动;薇诺娜在“薇薇”和“诺戈”的帮助下,带领用户一起学习护肤,拉近了用户和品牌的距离。
虚拟IP卡好玩吗?从品牌层面来说,与真正的明星相比,虚拟IP可以说是一个“完美”的代言人:不会有崩塌、恋情曝光等“翻车”风险,在智能系统的加持下,可以24小时孜孜不倦地承担更多用户的服务需求。
但是虚拟IP真的没有风险吗?
首先,从目前品牌与虚拟IP合作的营销方式来看,主要有两种实现方式:一种是联合高知名度的虚拟IP,以联合营销提升用户关注度。但相对而言,这种IP无法为品牌提供长期服务,用户对IP的喜爱也难以转移到品牌本身,可持续性较差。而且虚拟偶像的出场费往往不会低于真实主播,虚拟偶像支付高额出场费后能否为品牌赢得更高的销量也是未知数。
复杂的呈现形式和高技术门槛也让虚拟偶像的互动变得困难。淘宝直播间里,整个团队都在运转,洛天依因为一个小故障不得不紧急调试,而副主播李佳琪因为称赞洛天依“唱功好”,表演了一首《皇帝的新歌》。
商业化带来的“功利”意味也容易说服一部分用户。今年6月,诞生于蔡华青年团的国风化身玲玲正式入驻小红书。在评论区,有用户指责玲玲是国风少女,但搬进来的第二个动态是带古驰口红,不免让人觉得营销过于仓促,导致玲玲的设计崩塌。也有用户认为,虚拟形象无法显示口红是否适合真实的人的肤色,仍然难以带来美感。
相比较而言,基于品牌本身的虚拟形象更有潜力。但事实上,如果没有精心策划,这部虚拟IP剧也有一定概率演变成品牌的“自鸣得意”。如果为商业化量身定制的虚拟形象本身无法洞察用户需求,就很难实现初步的人气积累,容易因为存在感低而退居“吉祥物”。
在直播间,虚拟IP不可能如品牌所愿24小时不知疲倦的播放。由于技术尚未成熟,一些虚拟形象仍然依赖于“中间的人”——的解读,即虚拟IP背后的人,能力有限。相对于真实主播的承载量,虚拟主播目前的价值主要在于为直播间引入更多的流量,创造更多新颖的场景促进销售转化等等。
鉴于创造一个虚拟角色所投入的大量时间和金钱,品牌也应该认真考虑创造一个虚拟IP的规划。
魏有以下建议:
首先,塑造一个契合品牌形象的虚拟偶像或形象,对人做长远规划,赋予虚拟形象人格魅力。不同于虚拟歌手,品牌自身的虚拟形象需要与品牌理念相统一。如华沿袭了“东方美妆”的概念,其虚拟形象也体现了品牌一贯的民族风格特征,加深了用户对品牌的独特记忆。
差异也是塑造人的设计的关键点之一。麦当劳的“开心姐姐”在推行之初,就遭到了用户的嘲讽。“一点品牌特色都没有”、“我差点以为是绊爱”、“麦当劳叔叔不能打”等评论显示了消费者的抵触情绪,也让这个虚拟形象陷入了尴尬的境地。
第二,保持长期多维度运营。虚拟歌手洛天依和初音未来的高人气来自于多年的积累,也来自于陪伴成长过程中建立的情感联系。但目前由于成本、技术等原因,很多品牌打造的虚拟IP还不成熟,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。可以说,在虚拟IP领域,试水的品牌很多,但大多是浅水区的尝试,缺乏探索的勇气和长远、多维度的运营能力。
同时,虚拟形象的成功,如《一个禅僧》《我不白吃》等,也得益于短视频和动画的创作,在长期的更新中积累了足够的粉丝基础。但品牌的虚拟IP大多活跃在微博、小红等平台
目前看来,品牌与虚拟IP的结合还处于初级阶段,如何围绕虚拟IP的打造实现新的品牌增长还有待探索。
尽管如此,虚拟IP与品牌的结合仍然潜力无限。在强大技术的支持下,虚拟IP不仅会是品牌对外传播的年轻化形象,还会在更多方面为品牌赋能,比如在直播间结合AR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多场景预设,实现“人货场”的高度匹配,帮助品牌获得新的量。
未来,留给品牌的想象空间还是很大的。
文章分类:抖音
文章热度:有1 网友鉴赏了本文
创建日期:2023-03-17 12:52:52
文章链接:https://www.jny123.cn/article/7d4fc8fc934f4db761dce6f17c599d379829259e (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)
声明:《在虚拟IP上发力 品牌营销的风格变了吗?》一文由三部分享网(www.jny123.cn)网友 小飞侠 供稿,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,可发邮件到 swk0001@protonmail.com 处理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