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流浪地球2》曝光制作特别总监郭凡志
文章主要介绍的是《流浪地球2》曝光制作特别总监郭凡志相关内容!
“明天是一场恶战”、“我们的难度很高”、“太难了”.是什么让导演郭帆对拍摄现场皱眉头,并一再称之为“困难”?壮观的视效镜头和精致逼真的道具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艰辛?前几天电影《流浪地球2》上映了《难!难!难!”在特别版中,创作者们透露了拍摄过程中经历的各种挑战和考验。
据制作设计师高昂介绍,这次制作了近10万件服装和道具,总面积超过90万平方米。“在第一部分中,外骨骼盔甲的开发花了大约半年时间。第二部,这个难度级别的道具只是背景的一个元素,甚至达不到稀有道具的水平。当一个背景道具的细节和水平达到这种程度,可想而知拍特写和植入UI有多难。整体难度和幅度不断叠加。”
四年来,剧组全体成员用自己的热爱和坚持,完成了拍一部中国科幻电影的探索和挑战。“挑战就是要累,”导演郭帆说。“我太忙了,没时间停下来叹气。”。主创人员表示,即使制作不易,看电影也能引起观众的共鸣,带来力量和陪伴。“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。”
“一天安排不了,可以安排两天。两天安排不了,就安排一个月,还得安排得很细致。”在这样一部承载了无数人梦想和心血的作品中,“难”不仅仅是现状,更是一种选择。为了给观众带来更好的中国科幻电影,《流浪地球2》选择了更复杂的故事结构来创作剧本,导演郭帆直言“就像写了三部电影一样”剧本的复杂程度也与后期美术道具和视觉效果的工作量密切相关。两位视效导演徐坚和丁彦来都表示“这个量太大了”,几乎“不可能完成”。
电影《流浪地球2》的原著和制片人刘曾经说过,“一部真正好的科幻电影,应该是看起来像纪录片的”,而导演认为最重要的是镜头的真实感。但是很难真实模拟宇宙中的太阳光,光源的亮度、距离甚至辅助光都必须非常精确;拍摄水下场景也很难,不仅因为设备限制,还要排除一切安全隐患;要做出接近真实拍摄的电影效果就更难了。除了摄影和灯光的精心配合,视觉效果和场景制作的精细程度也必须尽可能的好。
“我们的标准几乎一样,”制作设计师高昂说,意思是在有限的时间内“在我们现有的能力范围内达到最高标准”。26家视效公司,3000多个视效镜头,10000多张道具设计图,20000多名台前幕后的电影从业者,历时四年,共同打造了又一部属于中国人的科幻电影《流浪地球2》。
有人说,“屠于恒和马肇重启的不是全球互联网,而是爱和信心”;有人说“50岁以上的宇航员炸的不是月球,而是对太阳系的向往”;还有人说,“这虽然是硬科幻,但是细腻,温柔,有诗意。”而很多专注于不同科研领域的专家学者看完电影也霸气十足。“你们负责想象,我们负责实现!”创作者们对此也深受感动。导演郭帆回应道:“正是因为我们国家科技的发展,观众才能相信电影中的新兴技术。剧内外,中国科技让中国科幻电影充满自信!
电影《流浪地球2》四年间,“难”“累”说了很多次,但从来没说过“放弃”。参演过两部电影的男主角吴京说:“事实上,我们拍的每一部电影都是一次冒险”。刘德华老师也感叹:“虽然辛苦,但我们一定会到达需要到达的地方!”
文章分类:影音视频
文章热度:有2 网友鉴赏了本文
创建日期:2023-03-17 18:36:24
文章链接:https://www.jny123.cn/article/d9e97e36aa9dc3d032592b3410f9873259d9b145 (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)
声明:《《流浪地球2》曝光制作特别总监郭凡志》一文由三部分享网(www.jny123.cn)网友 人生如逆旅 供稿,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,可发邮件到 swk0001@protonmail.com 处理!
